量子产业全景图(一)
量子计算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分阶段、渐进式的过程。业界普遍采用以下时间框架进行预测:
量子计算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分阶段、渐进式的过程。业界普遍采用以下时间框架进行预测:
量子超级计算机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颠覆性计算设备,通过量子比特(Qubit)的叠加、纠缠和干涉特性实现指数级算力跃升。与传统计算机依赖二进制0/1状态不同,量子比特可同时处于多个叠加态,理论上能在极短时间内解决经典计算机需数千年才能完成的复杂问题,如密码破解、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它源自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第一家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推广和应用为核心目标的初创公司。
本文作者:Alpha Engineer,原文标题:《科技前沿「蓝宝书」:量子计算(上)》,题图来自:视觉中国(今年诺奖得主之一的约翰·马丁尼斯(左))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对关键产业趋势建立前瞻认知,提前布局,买在无人问津时。
分子氢离子(MHI)作为最简单的三体量子体系,是检验基础物理理论的理想平台,包括基本常数测定、量子电动力学验证、新相互作用力探索以及电荷-宇称-时间反演(CPT)对称性检验等。其中H₂⁺的同核特性使其理论计算精度可达8×10⁻¹²,但实验测量长期受限于技术挑战
在量子计算机上创建逼真的复杂状态的挑战,促使近期研究超越了简单的基态制备方法。Quantinuum 公司的 Etienne Granet 和 Henrik Dreyer 领导的团队展示了一种用于制备热态(代表与热浴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的稳健技术。这项工作解决了
当《自然》杂志最新一期将6100个铯原子构成的量子阵列搬上封面时,全球量子计算领域都感受到了震动。加州理工学院团队用一束激光创造的“原子牢笼”,不仅把中性原子量子比特数量从数百级直接拉到六千级,更实现了13秒的相干时间和99.98%的单比特操作精度——这组数据
这个由全球多个国家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在 CERN 的反物质工厂中,首次让单个反质子在量子 “自旋上” 与 “自旋下” 两种状态间实现持续稳定振荡,且保持量子相干状态长达 50 秒,这一突破标志着人类成功制造出首个反物质量子比特,将反物质从理论探索推向了量子技
9月16日,中国移动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以100量子比特操控能力与多项国际领先指标,撕开量子计算产业化的一角;而“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的成立,则通过开放算力、算法与装置资源,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这场由央企发起的量子计算攻坚
量子计算是基于量子力学的独特行为(如叠加、纠缠和量子干扰)的计算模式,基本信息单位为量子比特。据微软,在物理学中量子是所有物理特性的最小离散单元,通常指原子或亚原子粒子(如电子、中微子和光子)的属性。